新興縣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旅遊攻略

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。

六祖故里旅遊度假區是集旅遊、觀光、會議、休閒度假爲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。度假區內的國恩寺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被譽爲嶺南第一聖域,始建於唐高宗弘道元年(公元706年),唐中宗龍三年賜名“恩國寺”,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生和圓寂之所及《六祖法寶壇經》輯錄之地,是禪宗三大祖庭之一。寺內有: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,武則天“敕賜恩國寺”牌匾,六祖父母墳,卓錫泉,浴身池等文物古蹟。

六祖,是指禪宗六代祖師之統稱,即一祖達摩、二祖慧可、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惠能。其中,六祖惠能被尊爲禪宗六祖。

惠能,被尊爲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,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。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鉢,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,弘揚“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”的頓教法門。

他弘化於嶺南,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,也具有一定的啓迪和影響,王維《能禪師碑銘》謂其:“實助皇王之化”;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,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,併爲其建寺造塔。在滑臺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,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,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。

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,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。柳宗元撰《賜諡大鑒禪師碑》說:“凡言禪,皆本曹溪。”武宗滅法之後,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。

寺院依山而築,佈局合理,古樸典雅,由半山亭、山門牌坊、金剛殿、大雄寶殿、六祖殿、報恩塔、方丈室、諸天佛殿、觀音殿、六祖紀念堂等建築組成。國恩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居和圓寂之所及《六祖法寶壇經》輯錄之地,自唐至今,在中國佛教界被視爲“嶺南聖域”,與六祖祝髮道場——廣州光孝寺,佈道伽藍——韶關曲江南華寺齊名,並稱禪宗三大祖庭。

國恩寺原名報恩寺,是惠能禪師爲報父母養育之恩,於唐高宗弘道元年(683年)建造,唐中宗神龍二年(706年)皇帝下詔賜名“國恩寺”,山門前“敕賜國恩寺”的匾額,爲則天女皇手書。因其背靠風景秀麗的龍山,又被稱爲“龍山寺”。國恩寺主體爲鬥坎式三層次橫列長方形巨石砌成的平臺構築,依着山勢,次第增高。內分三進,即金剛殿、大雄寶殿、六祖殿。兩廊還有達摩、地藏王、目蓮、文殊、普賢等諸多佛殿和禪房,寺側有觀音堂、報恩塔等建築物。院宇精嚴,佈局壯觀,總建築面積達9200多平方米。

國恩寺園中尚留存有惠能禪師的遺蹟,如當年六祖淨身沐浴之處、其親手栽種一株的佛荔,以及六祖所開一方水井。2006年,國恩寺報恩塔地宮遺址發現了珍貴的佛寶舍利等文物,舍利子現供奉於舍利殿,供遊人信衆瞻仰。

六祖惠能功德光耀後人,國恩寺千年古剎、禪宗重鎮,躋身中國佛教名寺之列,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信衆和遊客來此朝聖、覽勝。

龍潭寺位於新興縣龍山國恩寺後山山麓,龍潭寺舊址曾是六祖惠能大師與母親李氏在公元644年至665年居住生活的地方,其前身爲六祖惠能舊居。

據史料記載,爲緬懷惠能禪師,當地人於明朝末年在國恩寺背後山麓——六祖與其母親生活過的龍山舊居建起寺廟,因寺前原有一潭,稱爲龍潭,故名龍潭寺。原寺在民國時期崩毀,1998年起開始修復。寺內有由泰國佛教人士贊助的重六噸的六祖漢白玉座像,還有有生命之泉與智慧之泉。

禪宗六祖盛名遠播,龍潭寺作爲禪師故居,佛教名寺,一直被信衆視爲朝聖之地,再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,正可作爲俗世之人的心靈休憩之所。一千多年來,國恩寺歷經滄桑興廢。現在的寺貌煥然一新,寺宇殿堂,錯落有致,渾然一體。國內外來寺尋根謁祖、觀光旅遊的人絡繹不絕。

六祖鎮:六祖鎮位於縣境中南部,東界太平鎮,南與裏洞鎮、大江鎮相鄰,西與河頭鎮、簕竹鎮接壤 , 北連新城鎮。六祖鎮位於新興縣中南部,全鎮總面積 181 平方公里,管轄 31 個村(居)民委員會, 140 條自然村, 308 個村民小組,總人口 6.3 萬人,以漢族人口爲主。有耕地面積 42914 畝,有山地 18 萬畝,鎮區距縣城 8 公里、與珠江三角洲相鄰,交通便利…… 六祖鎮詳細信息++